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法规 > 民事类 > 抵押担保 > 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颁布单位: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 文号:武政发〔2011〕98号
颁布日期:2011-05-04 失效日期:
效力级别:地方法规及地方人大文件

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属驻武各单位:

为促进全市融资担保业健康快速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等七部委令2010年第3号)、《甘肃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77号)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1〕5号)有关精神,结合全市担保机构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融资担保业是解决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改善社会信用状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市相继建立了一批融资性担保机构(以下简称“担保机构”),在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才培养、风险防范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全市担保机构总体规模小,实力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担保能力与需求矛盾突出,监管机制不健全,财政引导资金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各县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市场主体融资担保困难为宗旨,以提升担保机构承保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大担保机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加强监管,积极推进再担保机构和担保行业自律建设,逐步建立运作规范、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综合配套的融资担保业体系。

(三)基本原则

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提供担保与提升信用相结合,有序竞争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积极扶持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四)主要内容

1、积极组建并扶持各类担保机构发展。全市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积极拓宽担保资金来源,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资金、民间资本和市内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大力发展以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引导发展政府出资或政府出资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鼓励企业、自然人设立互助性担保机构。

2、依托武威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市级再担保平台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市政府2012年向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入资本金600万元,以后每年增加100万元,“十二五”末年注入资金达到1000万元。通过建立市级再担保平台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克服全市融资担保业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完善再担保机制,提高融资担保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整体担保能力,放大担保功能,增强风险化解能力。

3、强化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担保机构管理的办法和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监管制度体系。对担保机构实施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变更审批程序,建立退出机制。建立担保机构信息收集、分析、披露、统计报告制度和对担保机构的检查、业务审计、监管记分制度及风险应急机制,防范、化解并及时处置融资担保风险。

(五)目标任务

到“十二五”末,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20000万元;凉州区现有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力争达到8000万元,新建立一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达到2000万元,力争达到5000万元;民勤、古浪两县现有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达到2000万元,力争达到5000万元,各新建立一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均达到2000万元;天祝县新建立一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达到2000万元。各担保机构年度新增的担保业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倍以上。建立起市级再担保平台及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基本形成以政府出资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引导,以社会出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各类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配套协作,有较强融资担保能力的市、县区担保网络体系。

二、规范担保机构设立与经营

(六)担保机构设立、变更、退出的审批及注册登记程序、条件、申报资料等相关要求和事宜,要严格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应当为客户保密,不得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从事任何与担保业务无关或有损客户利益的活动。

(八)担保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持机构治理的有效性。

(九)担保机构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努力完善服务功能。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的科技型、成长型、出口创汇型、劳动密集型及农业产业化企业。

(十)担保机构根据其规模和业务量应当配备或聘请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才。

(十一)担保机构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5〕17号)等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反映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十二)担保机构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以及监管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

(十三)担保机构应当建立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担保评估制度、决策程序、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制定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十四)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由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人自主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十五)担保机构可依法开展联合担保、分担担保,促进异地间担保业务开展,分散担保风险。也可开展授信担保业务,提高担保工作效率。

(十六)担保机构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十七)担保机构应建立准备金制度,按当年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

(十八)担保机构应加强资本金管理,要按照不低于注册资本10%的比例提取保证金,专户存入协作银行,用于担保机构清算时清偿债务;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担保机构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其中,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进行上述投资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十九)建立债权人与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与债务人之间的风险责任分担制度。

(二十)担保机构办理融资性担保业务,应当与被担保人约定在担保期间可持续获得相关信息并有权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应当与债权人共同建立担保期间被担保人相关信息的交换机制,加强对被担保人的信用辅导和监督,共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二十一)担保机构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各级政府不得干预具体担保项目的决策,不得对担保机构指定具体担保业务。

三、推进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协作

(二十二)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及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加强互利合作。

(二十三)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特点和需求,创新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政策性银行可依托中小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业务。

(二十四)金融机构要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合理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贷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对运作规范、信用良好、资本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担保机构承保的优质项目,可按人民银行利率管理规定适当下调贷款利率。

(二十五)市工信委要会同人行武威中心支行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担保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担保机构资信评级制度,并及时将评级结果纳入征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建立并规范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担保机构信用管理水平。

四、积极扶持担保机构发展

(二十六)各县区政府要切实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担保机构发展。对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建立资本金滚动式注入机制和风险准备金拨补机制。在“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力争每年按不低于担保机构上年度对中小企业实际担保额的1%—5%扩充担保资本金,并按担保机构实收资本金的5%—8%增拨风险准备金。

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市级融资担保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育发展担保机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开展信用评级、统计监测、业务监管等。到“十二五”末,各县区都要建立融资担保业发展专项资金。

2012年底前,通过政府出资、申请国家和省上支持及其他渠道筹资,设立市级再担保平台。市级再担保平台自设立年份起,连续5年按不低于其上年度再担保额的1%—5%扩充担保资本金,并按其实收资本金的5%—8%增拨风险准备金。

(二十七)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务管理和政策支持若干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88号)精神,落实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发生的代偿损失给予限率补偿的规定,积极建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二十八)认真遵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59号)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担保机构所得税缴纳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有关优惠政策及规定执行。

(二十九)开展贷款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按有关规定计提的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30%的部分可转增资本金。

(三十)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中涉及工商、房产、土地、车辆、设备和其他动产、股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凡符合要求的,登记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为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担保机构可以查询、抄录或复印与担保合同和客户有关的登记资料,登记部门要提供便利。

(三十一)登记部门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积极推进抵押物登记、出质登记的标准化和电子化,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登记成本。担保机构办理代偿、清偿、过户等手续的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减免。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过程中,有关部门不得指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质物)进行强制性评估。

(三十二)各有关单位要按规定向担保机构公开信用信息,实现可公开信用信息与担保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人行武威中心支行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0号)等文件精神,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向担保机构开放金融信贷信息查询。

五、加强担保机构监督管理

(三十三)全市担保机构实行归口管理。市工信委作为全市融资担保业监管部门,具体负责指导发展、审定资格、监督管理等职责。县区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担保机构实行属地化管理,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担保机构设立、变更、退出等申报材料的汇总、转报及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等工作。

(三十四)建立担保机构年检制度。受省工信委委托,市工信委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担保机构进行年检登记。对年检合格的报省工信委予以公示,对年检不合格或1年以上未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提出警告,限期整改,情节严重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报省工信委取消其融资性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

(三十五)市工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担保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制定担保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处置担保行业突发事件;市工信委会同工商、统计、银监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担保机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披露、统计分析、统计报表和监管记分制度,对经营及风险状况进行持续监测。

(三十六)县区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应于每年末对本行政区域内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和监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并于12月底前向市工信委和各县区政府报告。

(三十七)根据监管需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有权要求担保机构提供专项资料,或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或进行必要的整改;可以对担保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担保机构应予以配合,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

(三十八)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债权人及有关部门通报所监管担保机构的违规或风险情况。

(三十九)担保机构应当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年度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及时报送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要把担保机构信用等级、审计情况和从业人员资格及培训情况作为担保机构的重要评价指标。

(四十)担保机构发生担保诈骗、金额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向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并追究相应责任。

(四十一)担保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担保机构监管部门报告重大变更事项、资本金运用情况、经营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和资料。所提交的文件和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四十二)市工信委要指导担保机构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引导担保机构制定行业自律准则和业务规范,积极履行自律、维权、服务等职责。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担保行业自律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四十三)担保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设立和经营的,不履行报批手续擅自变更的,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可根据不同程度,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罚款、清退出市场等处理,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医疗纠纷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9 律咖推荐指数:97 业务咨询人数: 186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