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网瘾实质是个家庭问题,不是光用“电击”就能治好的
“全国戒网专家”杨永信给网瘾孩子“通电”,并给孩子服用精神类药物引起了极大争议。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网瘾戒除专家、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所长沈家宏,他认为这是对网瘾“厌恶疗法”的滥用,实际上是变相地体罚孩子。
“电击”不能滥用
沈家宏说,目前医学界采用的“电击”是“厌恶疗法”的一种,俗称醒脑治疗,主要是针对性变态的一种治疗方法,被电击者往往非常痛苦,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
“对‘电击’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不能滥用,只有在其他疗法都无效了,并且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沈家宏介绍说,正因如此,使用电击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很难确定,如果把握不好标尺,就成了变相地体罚孩子。
沈家宏说,用“电击”的疗法效果很有限。因为孩子产生网瘾的实质是孩子的需要没得到满足。网瘾少年都是在青春期,孩子追求独立、个性和认可。“有些家庭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个性得不到释放,就容易染上网瘾。这是个家庭问题,而不是用‘电’能击好的”。
治网瘾理念未建立
沈家宏介绍说,目前青少年网民中有9.7%是网瘾少年,全国有1000多万人,形势很严峻。现在国内治疗网瘾有三种模式:学校模式、医院模式和心理模式。学校模式主张用军训的方式强化训练,帮孩子戒除网瘾;医院模式则主张使用精神类药物,包括使用“电击”等手段;而心理模式则认为网瘾的症结是亲子关系的缺失。
“有些人把网瘾孩子当成精神病来看待,这样精神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收治这些病人,有商业动机在里面。”沈家宏说,戒除网瘾的行业还比较乱,湖北出现过一种“行走学校”,是最早的戒除网瘾的学校,在这种学校里,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吃苦来改变网瘾习惯。但因为出现体罚孩子的现象,甚至有的孩子伤痕累累,不久就陆续被关掉了。
“目前关于如何治疗‘网瘾’的理念还没有建立起来,网瘾和孩子心理的关系也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整个‘戒网’行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模式。”沈家宏说,戒除网瘾困难重重,“有的父母认为网瘾是孩子的问题,而与家长无关,他们希望孩子‘变’,却不希望自己‘变’。所以这些孩子虽然在学校戒网成功了,但回家不久,大多数又变成原来的样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电击治网瘾等于变相体罚孩子”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