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正当经历九年“寒窗”的初三年级学生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时,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所中学初三毕业班的多名学生,却成了班主任老师的“劝退”对象,而劝退的原因并非这些学生违反了哪条校规校纪,只是最近摸底考试“成绩靠后”。在老师三番五次的“劝说”下,如今该校20余名学生或退学在家,或转至其他学校,剩下在劝退之列却坚持不走的学生每天都要遭遇老师的“冷脸”。
家长凭什么剥夺孩子的中考权利
张敏是石家庄市第22中学初三(13)班学生,学习成绩在班内居中游。临近初中毕业,她和其他同学一样感到了压力,因而学习比以往愈加勤奋。张敏的父母也早有想法,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考个普通高中还是没什么问题。
4月初,他们被告知,因为张敏在最近的摸底考试中分数居全班20名之后(该班共50余名学生),家长应考虑让孩子提早退学。班主任王老师表示,如果现在退学,或转入其他学校,学校可以发给毕业证,如果执意要参加中考,到时有一科考不好,就将拿不到毕业证。张敏的父母还得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该班所有成绩排在20名之后的学生都多次接到班主任要求“主动退学”的劝说;而“中考考不好不发毕业证”是在看到没有同学愿意主动退出中考后,班主任给出的“忠告”。
“当时,为给孩子争取中考的机会,我多次找到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有关领导,可班主任老师态度十分强硬,称报名也没用。
无奈,孩子最终只能走退学这条路!”5月4日,面对记者,张敏的母亲胸中气愤难平。她告诉记者,后来她才了解到学校劝差生退学的真正原因:为追求中考升学率。
“剥夺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可能改变了孩子一生的命运。作为家长,我想知道,学校凭什么剥夺孩子的中考权利?学校和老师这样做,是不是违法?”张敏的母亲质疑。
一个多月前还在第22中学初三某班就读、如今已经转至该市第87中学的刘帅同学向记者反映,当时班主任在劝他转学时承诺,现在转学,将来仍由22中发放初中毕业证,可日前他得知,这一承诺将不能实现。“当时是这么说的,可现在有了变化,转到哪儿哪儿发毕业证。”22中的班主任最近告诉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石家庄22中劝退20余名中考生”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