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管理 > 广州旧城改造6年后重启 改造范围达30万平米
广州旧城改造6年后重启 改造范围达30万平米
发表时间:2012-05-28 浏览次数:280

●改造范围30万平米,涉及2万居民拆迁

●新建4.5万平米绿化广场,将形成一江两岸大海珠广场

●即日起至明年1月9日市民可发表意见

时隔6年,海珠桥南广场旧城改造计划再次启动!

记者昨日从海珠区规划分局获悉,《海珠桥南广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方案》日前已出炉。按照规划,海珠桥南地区将拆迁建筑约30万平方米,规划新增绿化广场4.5万平方米,形成与海珠广场隔江对望的大海珠广场。

同时,在绿化广场东侧,即珠江与江南大道的交汇处,将建起一座超高层建筑,该建筑将成为海珠区的新地标,也将是城市旧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此外,备受瞩目的江南婚纱街将在改造后得到部分保留,而同福东路上的骑楼街则有望得到完整修复。据悉,整个拆迁范围将涉及共两万名居民,其中的自有产权居民将可原地回迁到该区域新建的安置小区中。

据悉,该方案从2008年12月5日起至2009年1月9日为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阶段,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本次规划方案,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至海珠区规划分局。

方案搁置6年重新启动

海珠桥南广场地区旧城改造范围东起晓港路,西至同庆路,南起同福东路,北至滨江路,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用地面积30.51公顷。该地区是海珠区最早的城区之一,除了有著名的婚纱一条街以外,绝大部分都被密集的居民区占据。

记者昨日走访该地区时看到,在江南大道北两侧婚纱街后面的内街小巷,房屋多以3层以下的私房为主,楼龄都超过了几十年,不仅外观陈旧,而且破损严重。根据普查,该地区约有1.5%的房屋为危破房。在这里居住的居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居住空间简陋、周边缺少公共活动空间。据有关部门摸查,海珠桥南广场地段的建筑密度达72%,现状容积率约1.77。

早在2002年底,海珠区就酝酿在此处兴建一处绿化广场,以弥补海珠区至今没有一个大型休闲绿化广场的缺憾。关于海珠桥南地区的改造方案在当时也已通过规划审定,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政策等复杂因素,规划方案搁置了近6年时间。今年初,为推进广州“中调”战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海珠区分局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旧城改造情况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考虑重新优化规划方案。

4.5万平米绿化广场凑成大海珠广场

据了解,原本海珠桥南北两岸各有一个广场,构成一个跨越珠江两岸的“大海珠广场”,并由此形成以广场为中心,包含商贸、文化、休闲、居住、交通功能的多功能区域性中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广州旧城改造6年后重启,改造范围达30万平米”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其它拆迁知识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6 业务咨询人数: 174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