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补偿 > 2010青海省征地补偿标准
2010青海省征地补偿标准
发表时间:2012-05-27 浏览次数:403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按下列标准支付补偿费: 

(一)征用西宁市规划区和县辖镇的耕地,为该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5—6倍; 

(二)征用其它地区的耕地,为该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5倍; 

(三)征用宅基地、空闲地,为全村耕地平均年产值的2倍; 

(四)征用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为全村耕地平均年产值的1倍; 

(五)征用果园地,为该地果品年产值的6倍; 

(六)征用林地、草原按省有关规定补偿; 

(七)划拨国有耕地,为该地年产值的2—3倍;收回村社长期使用的国有土地,由用地单位按该地年产值支付青苗补偿费,并支付2倍的土地补偿费; 

(八)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按实际价值补偿。在准备征用的土地上抢种的林木和抢建的设施一律不予补偿。 

土地年产值,由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被征(拨)耕地的类别、各类作物的主副产品的常年产量、国家当年收购牌价和市场价格的综合价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按下列规定支付安置补助费: 

(一)以村社为单位,征地前人均耕地2亩以上的,每亩安置补助标准为征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5倍;人均耕地1.51—2亩的为6倍;人均耕地1.01—1.50亩的为7倍;人均耕地0.71—1.00亩的为8倍;人均耕地0.41—0.70亩的为9倍;人均耕地0.40亩以下的为10倍。 

(二)征用宅基地、空闲地、荒山、荒地等无收益的非耕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三)征用林地、草原的,按省有关规定支付安置补助费。 

国家建设征用耕地后的多余劳动力,由当地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用地单位、被征地单位和有关单位,通过广开生产门路,妥善安置,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用地单位有招工指标的,应招收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单位的人员,并相应核减支付给被征地单位的安置补助费。 

第二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倘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牧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0倍。 

征用土地的各项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除被征用土地上属于个人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付给本人外,其他费用归被征地单位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被征地单位用于发展生产,安置多余劳动力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占、挪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2010青海省征地补偿标准”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征地补偿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8 律咖推荐指数:97 业务咨询人数: 123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