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国企破产重组的典型案例:涞源铜矿的4年破产路
国企破产重组的典型案例:涞源铜矿的4年破产路
发表时间:2013-07-19 浏览次数:469

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国企的破产重组案例:矿藏挖尽、企业停产、职工下岗,河北省财政拨付数千万元的破产经费和上千万元的救助款,并划拨3个新矿作为职工再就业项目、找到多家愿意参与破产重组的企业……

而河北省政府做出的一个被各方看好的破产重组方案,却在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进展并不顺利,更未落实,甚至“职工集体阻止企业宣布进入破产程序”。

在这些资料和现象背后,反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谁来主导破产重组——是地方政府“拉郎配”,还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自己做主选择重组对象?

涞铜的破产重组历经4年多,仍未结束。

迟来的破产宣告

8月10日上午9时30分,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从即日起,河北省涞源铜矿(以下简称涞铜)进入破产程序。

这个破产程序的启动,从2002年底提出,到正式宣布已历时4年半。

“对于铜矿的近2000名职工来说,这意味着终于放弃了对启动破产程序的抵制。”涞源铜矿的某职工对记者说。

他所说的“放弃抵制”,是指近几年来,为了落实河北省政府拨给他们的再就业项目和职代会多次通过的重组计划,涞铜职工曾先后13次上访(据说还有许多次上访被矿领导说服劝阻),集体阻止破产程序的启动。

在法院宣布涞铜破产的当天,记者见到了涞源铜矿矿长付存利,“我们已经坚持到极限了。”他说。

而更多的职工表现的是无奈:“到目前为止,省里划拨的再就业资源项目迟迟落不了地,企业重组依然是画饼充饥。4年多了,我们每月拿10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这种条件下还让我们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说真话,保持稳定真的很难!”

据了解,2002年涞铜因铜矿资源全部开采完毕,企业被迫停产、职工全员下岗。面对企业是破产后消亡还是破产后改制重生、职工是下岗自谋职业还是重新安排的严峻现实,河北省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特别的决定:另划拨3个矿给涞铜,作为职工再就业的资源项目,由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协调落实,完成涞铜的破产重组;并要求,无论最终采取何种重组形式,前提是必须确保职工利益和生活保障。

但这一在当初被各方认为是最佳方案的破产重组计划,自2002年决定之后,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迟迟未能进入实际操作程序。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频频出现:职工多次到县、市、省上访,甚至组织拦火车到北京上访;省财政在2004年为涞铜和当地同时破产的另一家企业—涞源钢铁厂(以下简称涞钢)拨付了一亿元的破产经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国企破产重组的典型案例:涞源铜矿的4年破产路”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重整计划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3 业务咨询人数: 153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