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法解读二十八:仲裁申请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含义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仲裁申请书的程序 1.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 2.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 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或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的,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3.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申诉人: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被诉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请求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申请书注意事项
申请仲裁的案件必须是劳动争议案件(劳务争议不受理),而且要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必须在法定申请时效期间(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诉人数提交副本; 3.如果申请的劳动争议属集体劳动争议,当事人应推举代表参加仲裁,申请仲裁时应提交全体争议当事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 4.在立案时要有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在指定的时限内交付仲裁委。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申请书格式
申诉人:(应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被诉人:(应写明单位全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请求事项:1 ;(请求事项要明确,具体) 2 ; 事实与理由: 此致 市 区劳动仲裁委员会 申诉人: 年 月 日 附:本诉状副本 份。 证据: 份。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申请知识
申请仲裁的案件必须是劳动争议案件(劳务争议不受理),而且要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必须在法定申请时效期间(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诉人数提交副本; 3.如果申请的劳动争议属集体劳动争议,当事人应推举代表参加仲裁,申请仲裁时应提交全体争议当事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 4.在立案时要有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在指定的时限内交付仲裁委。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浅谈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劳动争议纠纷呈上升趋势。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及劳动争议案件的日益增多,原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适应今日形势之需要,如强制仲裁、仲裁时效模糊,裁、审机构适用法律不统一等缺陷日益突出。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浅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补充证据”,导致仲裁实践中难以把握,许多仲裁机构使用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的四种类型。在实践中,许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许多争议未明确规定在法定受理范围内为由,对这些争议不予受理。具体来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值得探讨和改进。 一、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与劳动仲裁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浅谈对裁定不予执行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审查及处理
对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在执行程序中进行审查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职权,是司法最终审查解决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最高院的《劳动争议解释》颁布施行前,关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诉法第217条、仲裁法第63条及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案件的法律适用
知晓申请人的理由、对其提交的证据能否进行质证、是否有权向合议庭陈述意见和提出反驳对方的证据、是否规定举证期限均未涉及。另外,法律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期限也没有进行规定。 二、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案件的被申请人是谁存在争议。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正确认识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第三人
正确认识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第三人的地位、作用,第三人的特点,有利于及时、准确、全面彻底地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减少诉讼程序,缩短办案时间,防止劳动争议与民事案件在适用法律上的不一致而造成的赘诉和不必要的冲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由于第三人的责任造成的因工伤残的职工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医疗保证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中需注意的风险
劳动仲裁中需注意的风险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其主张并非都能得到仲裁委的支持。当事人要尽可能避免一些比较常见的仲裁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下风险不可不察。 (一)超过申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教你如何从容面对劳动仲裁
脑海中是否会出现一堆困扰着你的问题?比如申请劳动仲裁怎样收费?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怎么写?劳动仲裁后是否还可以起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答案,你是否就会停止维权的脚步? 下面,律师解答困扰你的问题,教你从容面对劳动仲裁。 一、先调后仲再诉。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几个问题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三分之二的条款,对劳动争议仲裁作出了具体规定,完善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这也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创新和突破。 我国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迄今已20年,以一调一裁两审”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亟待发展完善。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到底有多长
界定劳动仲裁时效的始期在实务中容易被滥用且亦难认定。特别是在有些争议案件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劳动法》的这一规定不但不符合及时劳动争议处理原则,而且反而引发出许多不该发生诉讼与纷争,给企业的安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企(也包括非国企)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萎靡不振,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员工因企业效益不好等原因,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情况下离开了企业。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仲裁时效保护了谁----质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有关规定
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引入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劳动者有证据证明曾向单位提出请求,或到行政部门信访举报的,应当按照民法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诉时效也可中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仲裁部门应当适用60天的时效规定,而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时效两年的规定来审理。 但最高法院该司法解释第三条将劳动者实体权利的诉讼时效由两年缩减到60天,不知依据是什么?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不宜为起诉必经程序
争议仲裁作为诉讼必经的前置程序,是因为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多、标的额小、案情简略,劳动争议仲裁可以节约诉讼成本和审判资源。 但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应当将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必经的前置程序,而应作为可以选择的一项程序。理由是:第一,劳动法源于民法,劳动争议诉讼仍然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劳动争议也应是2年,即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期为2年。
咨询律师:
胡骅

赵先生是深圳市某公司的一名员工,2006年7月入职,从事管理工作,月平均工资4500元,从入职以来公司就按照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给赵先生办理和购买社会保险的,最低工资标准从2006年的810元涨到2008年的1000元,公司为赵先生缴纳社保的工资基数也从810元涨到了1000元,尽管赵先生多次向公司提出,要求按照其全额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但公司一直不予理会,2009年4月中旬,赵先生以公司未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公司提出解除了劳动合同,随后,赵先生向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依法为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并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经开庭审理之后,劳动仲裁庭做出裁决,驳回了赵先生的全部请求。裁决书认为:公司已经为赵先生缴纳了社会保险,至于是否足额缴纳,不属于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仲裁委不予处理。赵先生不服,向罗湖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法院开庭审理之后,依然是判决驳回了赵先生的诉讼请求,法院认定: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争议不属于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范围,赵先生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赵先生对此难以理解,《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不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仲裁时效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仲裁时效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一名保安,长年为一家公司看守一栋大厦,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也从未补发节假日加班工资及延长劳动时间工资,24小时吃住在大厦。当公司因故解聘这名保安时,保安以公司侵犯其休息权未发放节假日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还是仲裁申诉书
【摘要】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还是申诉书”?很多人没有在意这个问题,现在开庭时,仍有一些老仲裁员把当事人称作申诉人”,申请人与申诉人之间到底有无区别,这种称谓是如何演变的呢?本文中张绍明律师对此作简要探讨。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还是申诉书”?
咨询律师:
胡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