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法规 > 其他非讼法律类 > 调解谈判 > 孝感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孝感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颁布单位:湖北省孝感市人民政府 文号:
颁布日期:2006-03-21 失效日期:
效力级别:地方法规及地方人大文件

孝感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孝感政发〔2006〕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提请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关于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

报告

孝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六年三月十五日)

市人民政府:

根据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在认真分析200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安排,并已经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将计划安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市委的总体部署和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5年计划安排,战胜了汉江特大秋汛和局部地区禽流感疫情冲击,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快速、协调发展的态势。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比计划目标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5%、17.2%、10.7%。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其它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全市认真落实免征农业税等“一免三补”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等主要农作物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211.6万吨,比上年增加13.95万吨,增长7.1%;油料总产19.3万吨,增长0.3%;棉花总产2.8万吨,增长0.2%;蔬菜总产271.2万吨,下降4.1%。畜牧和水产业持续发展,全年牲猪出栏235.8万头,增长5.5%;家禽出笼0.76亿只,增长4.7%;肉类总产量29.1万吨,增长5.3%;水产品产量32.2万吨,增长3.3%。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完成退耕还林和成片造林2.27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5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产值44.3亿元,实现利润1.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28元,比上年增加154元,增长5.4%,比计划目标高0.4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18.7亿元,增长17.6%,比计划目标高4.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9亿元,增长21.2%。轻工纺织、盐磷化工、食品医药、金属制品和汽车机电五大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55.2亿元,增长25.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6.5%。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1.9亿元,增长32.6%,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高1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0.2亿元,增长20.4%。地方工业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增加值67.3亿元,增长26.7%,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高5.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9.5亿元,增长18.8%,产销率98.03%;实现利税17.8亿元,增长16.2%,其中,利润7.86亿元,增长19.9%。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超额完成计划。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0.2亿元,增长18%。全市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75个,比上年增加127个,完成投资71.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4%。列入全市目标考核的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完成投资21.9亿元,占城镇项目投资的27.3%。交通、电信、电力、燃气、环境与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亿元,占城镇项目投资的29.9%。民营经济投资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累计完成投资40.5亿元,占城镇项目投资的50.5%,增长23.2%,比全市平均增幅高6.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9.38亿元,增长25.5%,比全市平均水平快9个百分点。争取国家和省投资取得成效,全年通过发改系统争取国家和省批准项目65个,到位资金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市本级项目19个,到位资金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9.3%。

(四)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1.4亿元,增长12.1%,比计划目标高1.1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消费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1.8%。外贸出口发展迅猛,全年完成出口100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7%,超额完成计划。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全年出口5787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7.5%,增长30.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0%。湖北保丽家具、爱普科斯、福星科技、永和安门业、爱仕达等骨干企业发挥了出口主导作用。出口市场继续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港澳、日韩、欧美市场巩固发展,东盟市场出口增长52.6%。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引进各类资金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吸收外商投资8485万美元,增长14.5%,比计划目标高2.5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1.38亿元,占调整预算(下同)的103.2%,可比增长1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78亿元,占预算的102.3%,可比增长21.8%。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13亿元,占预算的110.5%,增长24.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8亿元,占预算的107.9%,增长36.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存款余额为315.48亿元,比年初增加37.98亿元;贷款余额为224.52亿元,比年初增加29.71亿元。

(六)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顺利完成,农村税费改革不断规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市直改制企业资产划转、债务处理、职工身份转换等改革工作取得进展,省属下放企业和各县市区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成效明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流程管理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事业单位改革开始启动。投资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基本建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市级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完成组建。国有金融资产公司不良资产回购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基本达标,市商业银行改革顺利实施。

(七)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39元,比上年增长8.2%。社会保险扩面新增7.1万人,纳入城镇低保对象增加到4万户、10.2万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6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万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75.3%。救助农村特困对象3.1万户、5.7万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大悟、安陆顺利通过省、市教育“普九”复查验收。全市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4.8%。汉川一中进入省级示范学校行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两免一补”政策,资助贫困学生8.8万人。178个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消除D级危房9.1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如期建成。7个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试点工作全面开展,节能环保工作取得进展。

2005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使我市“十五”计划目标全面实现。“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比“十五”计划目标快0.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可比增长12.1%,比计划目标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30亿元,年均增长11.9%,比计划目标高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与计划目标持平;吸收外商投资年均增长16.7%,比计划目标高2.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3%,比计划目标高16.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5%,比计划目标高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比计划目标高0.9个百分点。

在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依然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重大项目较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缓慢,财源基础薄弱;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多,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缓解。

二、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中央及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出口总额增长15%;吸收外商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增加200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切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继续深入推进“三个三十工程”,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一是突出加强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三江航天孝感产业园、孝棉集团纺织工业园、孝南高档生活纸品工业园、云梦制膜及包装工业园、孝昌通讯电子产业园、安陆粮机工业园、大悟硅光电工业园、福星科技工业园、长江赛孚精细化工园、马口纺织工业园等十大特色工业园建设,全面提高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市开发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20%。二是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捷能公司特种光源、华中光电公司光学元件产业化、金龙泉(孝感)公司15万吨啤酒扩能、孝昌通讯科技园50万部手机、大悟富佳龙硅、云梦蓝天盐化等10个重点续建项目。大力推进孝棉集团高档服装面料、市开发区锦园科技、维达集团三期扩能、梅林正广和罐装食品等10个新开工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5亿元以上。三是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围绕轻工纺织、盐磷化工、食品医药、金属制品、机电及汽车零部件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扩建,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支持汉川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安陆粮机、铝制品,云梦制膜包装,应城长江赛孚精细化工,云应地区盐化工和石膏加工,市直机电光,孝南纸品等产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四是努力培育名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大福星、红双环、红双圈、神霖、神丹等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力度,扶持地方品牌企业发展。五是进一步做好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工作。积极支持华中光电、大禹电器、凯风乳酸等企业建设高技术项目,大力申报省光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三个专项和重大新产品开发等项目,力争有一批新的企业及项目得到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认真落实“一免三补”政策,着力建设南部四县(市)区优质粮食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3万公顷,产量210万吨。抓好七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六大特色基地建设,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二是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力度。加快发展粮油、棉花、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支持5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发挥其带动基地和农户的作用。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徐家河及郑家河灌区节水改造、大悟彭店水库灌区配套、安陆解放山水利枢纽改造、应城短港水库除险加固、河口泵站新建和孝南朱湖泵站、汉川大沙泵站、云梦泵站改造等项目,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四是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村学校生均公共经费标准。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设施条件。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进一步加强人畜共患疾病和血吸虫病等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实施一批乡镇文化中心站和村文化室建设项目。五是推进村镇建设。加快建设衔接城乡的公共交通、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邮电通讯和广播电视等网络。组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改水改厕改圈和环境整治等工程,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重点抓好列入省“百镇千村”工程的85个示范村建设,发挥其示范和引导作用。六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强化政策增收保障。进一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实施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村劳务输出。

(三)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一是加快孝感中等城市建设。努力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市区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东城区建设,做好三江航天孝感产业园启动实施工作,提高市开发区和南大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机电光、纺织服装、高档生活纸品及包装、新型材料及高档家私、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抓好城市污水综合治理及管网配套、供水管网改造、城市道路改造、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服务业和城郊型农业。力争市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3%以上和15%;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8%,力争达到20%。二是加强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实施一批县(市)城区供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工程,优化县(市)城区功能。继续落实省扩权强县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推进9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镇建设。三是加大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依托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突出抓好交通、产业、市场和科教对接,力争启动和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抓好汉孝城际轨道交通、孝天公路改造升级、武荆高速公路孝感段及连接线、80万吨乙烯配套等重大项目的对接工作。加强双峰山、汤池温泉、观音湖等景区基础设施和景点开发建设。进一步提高优质农产品在武汉市场的占有份额。加强与武汉大专院校和重点企业的交流合作,扩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共享。

(四)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工业方面:重点抓好孝棉集团、金龙泉(孝感)啤酒、汉光电工厂、华中光电公司扩能改造,加快孝南中顺鸿昌、安陆中科铜箔、云梦中盐宏博、应城新都化工、大悟人民电器、汉川福星科技、孝昌惠洋电机等项目建设步伐。农业农村方面:重点抓好汉川等6县(市)区高产农田建设,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及灌区配套、骨干泵站新建改造、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以工代赈和扶贫开发等项目。交通能源信息方面:重点抓好通村公路、汉襄铁路复线孝感段、316国道路面改善、孝感500千伏变电站扩容、汉川脉旺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农村新能源、管道天然气续建、电子政务工程、城市数字电视和农村有线电视等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孝感东城区道路建设、孝感城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县(市)区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工程、应城和孝昌水厂扩建、孝感西湖明珠小区等项目。社会发展方面:重点抓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县中等职业学校及实训基地、农村寄宿制学校、血吸虫等地方病综合治理、文昌阁重建、双峰山森林广场、大悟红色旅游、汤池温泉续建、公检法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商贸市场方面:重点抓好粮食物流、南大市场改扩建、农村市场体系等项目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方面:着力抓好黄麦岭资源综合利用、天然居公司新型墙体材料、重点企业节能节水工程等项目。高新技术方面:重点抓好汉光电工厂磁控管及真空电子元器件、捷能公司特种光源、华中光电科技公司光学元件、大禹电气公司光电控制装置等项目建设。二是密切跟踪国家和省投资政策,进一步加强项目策划和申报,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努力争取一批新的项目得到国家和省的支持。三是做好云应地区盐穴油气储备和压气蓄能电站、汉川电厂三期扩建、秸秆发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大悟风力发电等项目能尽早实施。四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重点地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活动,利用香港招商平台,抓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若干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抓住武汉产业结构调整和“退二进三”的机遇,积极承接武汉地区产业转移。继续做好汉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项目利用国外贷款工作。

(五)进一步扩大内外贸易。一是培育市场消费热点。巩固和扩大住房、通讯、建材装饰等消费,大力发展文化、健身、娱乐、旅游等消费。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扩大社区服务消费。二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落实“万村千乡”工程,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对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等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继续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三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孝武、孝商、中百仓储、国美等流通企业发展,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客货运站场改造,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档生活纸品、家具、金属制品、建材装饰等专业物流。四是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重点支持福星科技、湖北保丽家具、爱仕达电器、爱普科斯等一批出口企业发展,扩大机电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化工、工艺品等产品出口。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经贸活动,开拓出口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六)着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一是扩大社会就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重点建设一批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全年完成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拓展服务业领域,提高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落实就业援助政策,解决好下岗失业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保基金保障能力。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实行城镇困难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做好城镇最

低生活保障工作,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开展“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三是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科学普及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强化义务教育的政府保障责任,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抓好湖北职院、孝感工校和生物工程学校及一批县(市)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规范教育收费制度。建设完成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等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治。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惠民”医疗制度,在孝感城区建立首家“惠民”医院,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争取启动和实施一批文艺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项目。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事业。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HT〗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重点抓好黄麦岭废渣利用等项目建设。实施重点企业节能节水工程,加强资源消耗管理,推动盐磷化工、建材、纺织、金属制品等行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继续做好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工作。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各级机关的节约工作,发挥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建筑节能,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加强汉江、府?河、老?河、沦河、大富水流域和湖泊、库区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继续加强城市水源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加快行政审批流程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方法,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努力降低市场门槛,扩大市场准入,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四是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抓好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债转股和汉光电工厂改制服务工作。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五是进一步深化以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为中心的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六是深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孝感市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注:生产总值计划数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绝对数未考虑政策调整因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孝感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工商查询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9 律咖推荐指数:94 业务咨询人数: 193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