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
补偿
拆迁补偿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拆迁补偿相关知识和资讯,包括拆迁补偿标准、产权置换、安置房、安置政策、货币补偿、拆迁管理、拆迁补偿安置等相关内容,并有专业的律师为您在线免费解答有关问题。
[拆迁管理]
广州就旧城改造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征民意
随着广州建设宜居宜业的“首善之区”发展格局的明晰,其旧城的更新改造引弦待发。二十五日,广州市规划局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向社会公布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向社会各界和民众征求意见,以期有效引导广州市“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保护好该市历史文化资源。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旧城改造正式启动 海珠区南华西旧城改造动工
昨日,备受瞩目的海珠区南华西旧城改造项目(一期)举行了奠基仪式。南华西地块作为三大旧城改造的项目之一,其率先动工开发标志着新模式下广州旧城改造正式启动。记者获悉,该项目的开发商承诺在2011年8月前,将原址建设的回购房以7500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给申请回购的被拆迁户。为防止烂尾,开发单位还需将8000万元的建设保证金交给海珠区政府监控。 7成私房拆迁户申请回迁 据了解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旧城改造补偿方案出台 最高可奖房价15%
涉及人口超过60万人的广州旧城改造将有新章可循!住宅房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就近安置和异地永迁3种补偿安置方式,除了按照《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按照房产市场评估价格增加20%的补偿增幅外,还新增了搬迁时限奖励费,标准在房产市场评估价格的15%以内。 补偿标准提高 不等于拉抬房价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昨日公布,《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下称《意见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旧城改造补偿标准提高或拉动周边房价
与1980年广州建成区范围一致,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其中更新改造重点在内环路以内,面积约为33平方公里。 紧随其后,广州市国土房管部门于1月27日公布《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为旧城改造的拆迁补偿提供标准。 广州城建口几大部门快速的连锁反应显示,一场空前规模的城市“旧改”已筹划妥当,“棋至中盘”,差的只是天量资金入场撬动这场空前的城市“革命”。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其它拆迁知识]
旧城改造拆迁补偿大涨 或助房价上涨
摘要: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昨日正式公布《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在货币补偿中增设“改造奖励”明显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指导意见》明确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旧城改造安置区初定 开发商介入减财政压力
地块联动更新改造的策略。旧城核心区以保护为主,居民外迁,而旧城外围地区则为外迁居民提供足够的安置房源,同时也通过开发商的介入,为旧城改造筹集资金,减轻政府在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巨额财政压力。根据测算,仅荔湾内环路以内的旧城地区,更新改造的资金缺口就在200亿元以上。 荔湾区提供给规委会的相关材料显示,该区将对16个地块联动改造。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旧城改造:补偿标准提高 开发商提前布局
2005年,广州市就已经围绕旧城改造展开各项工作,而改造的思路也几经转变。最早期的改造方式为拒绝开发商介入,由政府投资进行小范围试点改造。这种改造的方式问题在于,推进速度缓慢使广州的旧城改造工作始终难以铺开。 如果由开发商来成片改造,似乎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拆迁”就成为挡在中间的一块大石头。很早之前,广州部分开发商就透露了愿意参与旧城改造的意愿,但有一个前提是:拆迁问题必须由政府予以解决。
咨询律师:
刘波

[其它拆迁知识]
旧城改造 拆迁补偿尽可能接近市场价
广州最大面积的连片改造项目、也是广州新一轮旧城改造的起点和试点项目——东濠涌沿线改造将于9、10月正式启动。越秀区副区长卞勇昨天表示,将考虑让居民回迁,并希望使拆迁货币补偿尽可能与市场价格接近,让拆迁户既可到市场买房,又可回购安置房。 市规划局越秀区分局局长谢国玮表示,为了降低密度和增加绿化面积,现在已把东濠涌改造面积扩大到60公顷,一共包括31个地块。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三分之二户同意可强拆
本报讯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日前公布,旧城改造拆迁涉及60万人。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昨日公布《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在货币补偿中增设“改造奖励”,明显提高拆迁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有望接近同区域新房。 《意见》还明确可以实行搬迁时限奖励制度。对于提前搬迁和按时搬迁,将给予不同的搬迁时限奖励费。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将推三种模式
对于旧城保护和改造,广州将推3种模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昨日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旧城改造时透露,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石板街、牌坊、水井、石拱桥等传统建筑元素,在旧城改造中都将保留。 报告透露,广州将采取成片重建改造、零散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性整治3种模式,着重推进重点区域的成片重建改造项目,力争用3至5年基本完成越秀、荔湾、海珠旧城更新改造工作。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6年后重启 改造范围达30万平米
●改造范围30万平米,涉及2万居民拆迁 ●新建4.5万平米绿化广场,将形成一江两岸大海珠广场 ●即日起至明年1月9日市民可发表意见 时隔6年,海珠桥南广场旧城改造计划再次启动! 记者昨日从海珠区规划分局获悉,《海珠桥南广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方案》日前已出炉。按照规划,海珠桥南地区将拆迁建筑约30万平方米,规划新增绿化广场4.5万平方米,形成与海珠广场隔江对望的大海珠广场。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私家车入老城区拟收交通费
荔湾区部分批发市场拆移、越秀区将填补夜生活空白、海珠区限制居住功能扩张……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公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含分区控制图)征求市民意见。 规划公示中,将广州市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历史旧城,划分为5层次。中山大学片区、华侨新村片区和东濠涌等路段围合片区为三大风貌协调区。最令人关注的是,广州市设想在老城区划交通保护区,少建公共停车场,私人小汽车进入要收交通费。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 居民回迁比货币补偿更实惠
上月,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正式发出通知,位于逢源路宝盛沙地二期地块内近160间老房子已被列入荔湾区连片危破房改造计划,这是老城区继恩宁路、东濠涌之后又一个拆迁改造项目。对于新的拆迁户来说,借鉴一下前人的经验很有必要,本文特意选择了猎德村、恩宁路和珠光北的个案供参考。 中原地产、合富置业、满堂红的置业专家一致认为,拆迁时,回迁比接受货币补偿更为实惠。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广州开发商扎堆三旧改造
1月15日,随着广州市政府最新公布的《广州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文件再次明确相关细则,“城中村”的模式将在未来10年中逐步从广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生活小区和现代化的商业楼群、中央cbd等。 据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透露,“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将为广州新增高达353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优质的土地资源令不少开发商趋之若鹜,其背后利益博弈将会如何?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其它拆迁知识]
旧城改造拆迁补偿办法出台或看齐一手楼价
旧城房屋拆迁补偿可看齐一手楼价 广州旧城改造拆迁补偿办法出台,补偿增加改造奖励,标准大幅提高 新快报记者 黄颖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日前公布,旧城改造拆迁涉及60万人,面临拆迁的居民究竟能获得怎样的补偿标准?这是市民关心的热点。昨天,市国土房管局公布了《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咨询律师:
刘波

[其它拆迁知识]
广州市拟制定旧城改造拆迁补偿标准
广州旧城改造如火如荼,不少市民关注城市住宅房屋拆迁补偿问题。昨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就广州城市住宅房屋拆迁最低补偿标准举办了网上咨询交流。 尽管去年12月16日出台实施的修订后的广州市城市住宅房屋拆迁新的最低补偿标准比以前有大幅提高,但不少市民的期望值仍远远高于这一标准,只是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被拆迁人比较满意。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补偿标准提高 或拉动周边房价
与1980年广州建成区范围一致,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其中更新改造重点在内环路以内,面积约为33平方公里。 紧随其后,广州市国土房管部门于1月27日公布《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为旧城改造的拆迁补偿提供标准。 广州城建口几大部门快速的连锁反应显示,一场空前规模的城市“旧改”已筹划妥当,“棋至中盘”,差的只是天量资金入场撬动这场空前的城市“革命”。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李琼:旧城拆迁改造的逻辑启示
在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之下,全国各地旧城改造行动的高热不减,规模也在节节攀升。 最新的消息是,1月25日,广州市公布了《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并征求市民意见,此次拆迁涉及60万人口,资金超过千亿,“总面积达54平方公里之巨、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广州旧城,将脱胎换骨、重新布局”。
咨询律师:
肖本岗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强拆条件遭质疑
近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了《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原来改造拆迁通常只按市场评估价的基础上,增加了改造奖励金。这使得旧城改造补偿标准大幅上升,有望与一手楼价持平。 ■拆迁补偿看齐一手楼价 《意见》明确,旧城改造有三种补偿安置方式,原有的原址回迁方式改变为就近安置,居民原地回迁的可能性较小。
咨询律师:
刘波

[拆迁管理]
广州旧城改造要保护老地名
1991年至2000年,广州老地名就消失了1031个,最近10年间不知又有多少!《纲要》明确旧城区改造要保护城市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在广州城市规划中不再视旧城区古街巷为城市建设的包袱或绊脚石。但我觉得,除了要保护文物单位外,见证了社会历史变迁、被誉为城市历史“活化石”的老地名保护,也应在《纲要》中有所提及。
咨询律师:
肖本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