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人身损害 > 侵权损害赔偿 > 人格权侵权赔偿 > "闲言碎语"中的法律风险
"闲言碎语"中的法律风险
发表时间:2014-09-27 浏览次数:128

生活中,同事之间有意无意的闲言碎语,时常会引发名誉侵权,甚至酿成诉讼。法院已经审结的以下案例,或许会对读者更好地融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案例】

郭某与肖某同属一家公司文员,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

2010年10月9日,肖某的男友来找肖某,肖某不在,平时爱开玩笑的郭某想借机捉弄一下肖某,遂假装不知来人是肖某男友,闲聊时多次提到肖某脚踏多只船,进行多角恋爱;时有大款前来接她,关系肯定不正常;在办公室上网聊天,与一些男性言语暧昧等等。当晚,肖某男友在众人面前说出听到的内容,并与肖某分手,肖某受到严重刺激。

【点评】

法院判令郭某为肖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名誉权是指公民的名望声誉,是一个公民品德、才干、信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本案中,虽然郭某出于玩笑,但属于毫无根据的毁谤,已降低肖某的社会评价,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例】

徐某与林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家公司任职,因相互竞争,双方关系日益僵化。

2010年11月,公司想在她们之间选拔一名部门主管,两人更是暗中较劲儿。徐某为达到击败林某的目的,在公司同事中散布林某在大学期间曾与两名男同学同居,多次堕胎,导致领导、同事对林某的评价降低。

徐某散布的情况虽然属实,但仍使林某无法面对领导、同事的指点被迫离职。

【点评】

法院判决徐某承担赔偿责任。

隐私是指本人不愿让他人知道和干涉的个人信息,包括财产状况、社会关系、住所、生活以及其它纯属个人私事而不愿为外界所知的秘密。林某在大学与男同学的生活具备隐私特征。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私人信息不被非法刺探、搜集和公开,私人生活安宁不被非法侵扰的独立权利。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徐某应该为她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

王某患病曾向同事李某借钱医治。李某因购房,多次向王某催要,但王某无力偿还。

2011年1月7日,王某穿了一套别人送的名牌服装上班,不知情的李某认为其有钱挥霍,故意不偿还借款,遂将两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内容写成文字打印五份,在公司主要场所张贴:王某有钱不还债,是十足的“老赖”,建议借过钱给王某的人团结起来,如果王某借钱治病应坚决拒绝……由此导致王某名誉受到影响,病情加重。

【点评】

法院判决李某构成侵权。

一些人认为王某欠款属实,且经催收未还,故李某不构成侵犯名誉权,其实不然。(颜梅生)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加以认定。”

李某的行为具备了上述构成要件:一、王某的名誉受到贬损,病情加重;二、李某明知会对王某造成损害故意为之;三、李某的违法行为与王某名誉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闲言碎语"中的法律风险”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人格权侵权赔偿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4 业务咨询人数: 144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